8月9日-11日,由中国非公立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支持举办,普瑞眼科医院集团承办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2019学术年会在上海举办。
以“聚焦临床,联动创新”为主题的的学术年会分八大会场同时进行,共八大学组29个学术单元,以临床学术交流、辩论赛、手术录像演示、院长论坛、管理论坛等形式交互进行,紧扣非公眼科发展的脉搏,聚焦临床研究与实践,探索更多行业临床创新的种种可能。
“我认为眼科行业的“蓝海”远不会结束,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还会涌现许多新的产业。以为例,原本不存在这个业务,可现在的业务量却占到了中国视光产业的一半左右,甚至出现了一家上市公司。”普瑞眼科医院集团总经理叶朝红认为,这说明眼科的新生市场是随着患者需求的持续旺盛与消费引导创新产生的,迸发的能量也是巨大的,所以我非常看好眼科行业的未来。”
会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孙兴怀以《青光眼新进展OCTA检测和UCP》为题,带来青光眼诊治方面的新进展,展示了OCTA对于眼病诊治效果评价的优势,介绍了临床新技术“超声睫状体成型术(UCP)”的研究成果,为难治性青光眼的提供了新的手段。
成都普瑞眼科医院院长艾碧君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合并超高度散光或超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只能通过配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或接受激光近视手术进行散光矫正。而白内障散光型人工晶体的出现,可使合并有散光和白内障等眼病而视物模糊的患者,摆脱眼镜,重获光明。但是患者角膜与人工晶体的光学匹配程度直接影响术后的视觉质量。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王晓瑛介绍了IcL的看法和新观念,验证了IcL不仅适用于高度近视,中低度近视术后更加理想,同时对于术后的拱高等问题给予更深层次的解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教授魏锐利则从解剖基础的角度分析、、诊断眼眶疾病。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办医的趋势和需求等问题,本次年会基于人才培养、品牌驱动、规范经营等视角,论道眼健康产业链打造的创新路径,让非公眼科机构发展之路更加畅达、更加宽广,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